在這連續不斷的十二天里,我完全沉浸在書法中,經過鄭老師,張老師的指導,我一點一點地琢磨「意在筆先」的道理,讓我的書法水平達到了我以前從未有過的高度,謝謝楊老師,鄭老師和張老師。回到上海,我會記住老師們的教導,用「有恒」的理念來指導我的學習。
—媽媽也被書法折服—
來自子靖媽媽的心得體會
因在上海讀書會與馮老師結緣而得知「海淀區彰化路楊老師書法教室」。一直想幫大寶子靖尋找一家對味兒的國學兼書法學習機構,增強其傳統文化底蘊,同時,也希望自己能加強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更好地引導5歲的小寶學習國學知識,并從中受益。正巧這個暑期計劃帶父母及公婆北京一游,孩子們與「楊老師書法教室」就這樣不期而遇。
開課前一日我和先生就帶倆兒子去教室報到,鄭老師和張老師親切隨和的交流尤其鄭老師直入主題的教授方式讓我有些意外,這哪是在自己多年未來的北京、這哪是陌生的教室、這哪是僅僅通過一次電話的鄭老師…如此熟悉的味道,濃濃的墨香、輕松的言語,周遭的氛圍一句話形容:「終于找到了!」一切都是那么的順理成章,也許這就是緣份。子靖在鄭老師的引導下輕松自然地拿起了毛筆,盡管是自己從未接觸過的站樁寫法,卻沒有我事先顧慮的緊張,本以為短暫寒暄就會離開,結果一報到就待了兩小時,孩子們都很歡喜,連調皮的弟弟也忍不住拿起了筆開始描紅。
接下來所發生的一切有些出乎我預料,除周一休息日外,子靖堅持了整整11天的學習,而且是一天比一天歡喜,每天都會帶回幾個大字與我們分享,成就感不言而喻。我敢肯定來北京之前對于這次國學及書法的學習安排,子靖心中是有些被安排的無奈的,我也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他會中途要求請假跟我們一起游玩,結果這些都沒有發生,孩子每天都準時地跟老人告別去教室學習,連暴雨天也未曾有請假之意。更讓我欣慰的是有時下課回到酒店已是5點,當得知我們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在外面時,就馬上放下書包趕過來陪老人,周一趁老師休息又與我們一起陪護四老登長城,雖然辛苦,但能感覺到孩子的喜悅。
我相信來北京孩子的表現,離不開「海淀區彰化路楊老師書法教室」的感染力以及鄭老師的用心引導,這讓老人們很欣慰,忍不住要求去到教室參觀并向鄭老師致謝。適逢下雨天,趁老人們休息,我也有幸帶小寶去教室呆了半天,小寶完全沉浸在跟張老師描紅和彩繪的快樂之中,我得空看看學員們寫字,一直沒有勇氣拿筆的我居然也心癢癢了,在鄭老師的鼓勵和指導下輕松地拿起了毛筆,四五十遍的「瓜子點」之后漸漸地有了感覺,越來越體會到鄭老師講的「越放松越能寫好」,的確跟以前練習毛筆的感覺很不一樣,想想自小練字指節上的繭,不得不感慨做事須得法。
雨,依然很大,但在悠悠墨香的環繞中平靜地練習,連雨聲也化作了「太極」,那一刻我才發現自己是如此地眷戀雨天。最后,自然是不舍,尤其子靖與鄭老師幾番的告別也不肯離去,我相信這場離別并非結束,而是一場新的開始,全家人帶著無比的欣喜與圓滿回到了上海。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感恩楊老師及「楊老師書法教室」的每一位老師,所有想要的表達豈是一個「謝」字了得,期待下一期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