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的體會
一、學習書法的原因
2010年我辭掉工作,參與到傳統文化推廣的活動中來,和很多有心人一起舉辦短期傳統文化講座、長期的「師資班進修班」。在推廣過程中看到很多人受益,明白了自己人生為什么不順利,也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可是,也有人經過短時間的激動之后,在工作生活中又恢復原樣,而且自己的煩惱習氣也克服不住,讓我明白學習傳統文化是長期的,應該伴隨人的一生。
在當前,電腦、電視、手機……大量的資訊搞得人眼花繚亂、心浮氣躁,如何讓人遠離這些誘惑,使人去體會心靜的益處,會令很多人受益。但是對于年青人,單純說理的教學很難持續(xù),學生也定不住性子,很容易產生厭煩心理。如果有一門課程,可以在長期學習過程中把人生哲理一點一滴的傳遞給學生,可能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另外,在推廣傳統文化過程中,很多人作為義工沒有收入,家庭里面也有壓力,產生不和諧,而無法堅持長期從事推廣活動。如果有一項工作既能維持家庭生活又能推廣傳統文化,就會兩全齊美。
中華文字充滿了智慧和藝術美感,文言文、正體字是中國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如果不懂文言文、正體字,傳承文化就成了一紙空談。而中國傳統書法,不但是一門歷久彌新的文字藝術,更是代表著中華傳統文化精髓的載體,涵藏著先哲們豐富的人生智慧,集個人修養(yǎng)與豐富的藝術內涵于一身。故而學習和推廣書法乃至其相關外延,如篆刻,描紅等等,就可以成為一項很好的弘揚傳統文化的事業(yè),依托這樣一個平臺去達到各自人生的目的。
二、學習書法和進行書法教學的經過
書法對我們有這么多的利益,大部分人都有能寫一手好字的夢想,可是我們也知道很多人嘗試之后都會發(fā)出感慨:書法很難啊!進步很慢!
我的女兒從小就學習書法,自己也經常陪著孩子上課,發(fā)現學書法進步很慢,很花時間。所以幾次想拿起毛筆也來學習,一考慮到要花費的時間這么長久,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后來大概在2011年,從大方廣網站看到有楊淑芬老師親自授學的3個月師資班,里面有書法教學,看了學員的作品展示,知道通過短時間學習就可以迅速提高書法水平。而后又看到有一個月的書法班,感覺時間合適,就報名參加。
通過學習,發(fā)現書法水平提高很快,連自己都不敢相信。回顧楊老師的這一套教學法,的確是簡單易學,環(huán)環(huán)相扣,循序漸進。我自己的體會是:只要自己勤奮,任何人按照這套教學法都可以迅速入門和提高。當時就心想,我也可以用這套方法進行書法教學。
學完之后回到青島,和青島明珠國學學校的侯校長,交流了楊老師的這套「永字八法」教學法,也展示了自己的幾幅習作,侯校長也很贊嘆。于是就在明珠學校舉辦書法培訓班。在幼兒園開設了硬筆描紅課,隨著孩子們定力的提高,開始用毛筆在「水寫布」上習練,基本功稍穩(wěn)定后開始用墨。然后辦了兩期針對成人的書法班和一期冬令營。參加學習的學員進步很快,也很喜歡。特別是有三個十一、二歲的小朋友,每天可以站著寫十個小時,鍛煉了自己的定力,書法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
三、書法學習和教學的體會
為什么這種教學法會有這樣神奇的效果?
1﹒「永字八法」經過歷代書法家的傳承和總結,是歷史長河中積淀而成的瑰寶。在古人學習書法中是重要的入門基礎。
2﹒楊老師書法教學中的基本觀念非常重要:一百年前,中國的讀書人都會寫書法,可見書法不是很難。了解了這樣,就從開始和根本上打消了初學者的畏難心理,使得人人都有信心學好書法。另外,楊老師教導我們學習書法要持無所求、無好丑、不攀比的心態(tài),在學習過程中時時體察自己的內心。從這一點上說,學習書法就是修心,這就不會把書法僅僅局限在技藝的層面上。
3﹒楊老師設計的基本筆畫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循序漸進。而且把每個筆畫的筆法動作,進行詳細的分解,使得教與學思路都很清楚。在教學過程中,貫徹著基本思路是「了解筆性,學習如何駕馭毛筆」,把握這一點才會使學者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迅速提高水平。反觀一般的書法教學,對筆畫的基本功夫下得不夠,這是進步緩慢的一個主要原因。
4﹒楊老師不但關注筆法教學,還強調考慮字的書寫大小,并且還關注到毛筆和紙的選擇,以及站姿懸腕等書寫姿勢,學習如何放松、用力,使得教與學都心中有數,易教易學,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初學時,把這些細節(jié)考慮周到,凡事「慎于始」使得學習者不走彎路。忽略了這些,則是很多書法教學進步緩慢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5﹒楊老師的書法教學中,針對初學者的情況,特別強調鼓勵,不吝惜贊美學生,使得學生在快樂和成就中度過最開始的階段。這一點就強調了書法教師需有良好的個人修養(yǎng),要求克服自己愛批評人的習慣,學會鼓勵學生。
6﹒楊老師的書法教學中結合太極拳,使得二者互相啟發(fā),互相提高。利用太極拳運氣以及放松的原理,結合太極樁功的運用,二者相輔相成,令學員們能輕松快樂地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書法對于人的影響和改變
在書法學習和教學中有幾件事情對我印象很深,書法可以影響和改變一個人。
在第二期書法班上有一位五十多歲的女老師,從來沒有拿過毛筆,但是一接觸很快就樂在其中。有一天在練完撇后,她特別和我分享:今晚寫撇的時候,感覺提筆出尖的時候,手好像在不由自主地動作,內心很安靜,特別的歡喜。我猜想這是不是心里得到一種「定」的境界?后來這位女老師因為別的原因,沒能學完全部課程,臨走和我告別時都流淚了,因為學書法能得到這么多的喜悅卻不能學完,感到非常遺憾。那一幕使我很感慨,體會到書法的確可以降浮躁,使人身心合一,得到內心的喜悅,這種喜悅可以提升人生的境界。
另外,一位林老師和我一起完成了三期的書法教學工作,有一天他跟我分享:他人生有一段低谷,不愿意和人交流。但在這次教學過程中,他沒想到會和這么多人,講這么多的話,而且全是鼓勵別人、贊揚別人的話,學員們對他也付出真誠的尊敬。這讓他立志于從事書法教學,有了人生的目標。
還有一次,一天上午,有一個小同學在書法教室里面吃蘋果,要把蘋果核扔到垃圾桶里,我和他講教室里不要吃東西,要把蘋果核扔到外面的垃圾桶。其實,我起了個私心,擔心其他成年學員,看到教室垃圾桶里有蘋果核,會以為是我吃的,所以才讓小同學扔到外面。結果這個小同學沒有聽,還是扔到教室的垃圾桶里面。我不高興了,強迫他又扔到外面,他看到我發(fā)火就照做了。結果下午的書法課示范橫點時,手不聽指揮,發(fā)抖,居然寫壞了。下完課之后,我再三考慮,為什么會發(fā)抖,后來明白了,因為內心失去了平靜,就表現在了書法上面,正是「境由心生」。我一開始就不應該生氣,所謂「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
五、總結
第一期班結束時,看到學員們的作品,內心很喜悅,不由升起感恩心,楊老師曾說這套方法是可操作、可復制的,如今看到學員的作品、回味教學的過程,老師講的真實不虛啊!
回顧在北京誠敬仁通州小院的這段學習時間里,每位老師的傳授都毫無保留;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遇到問題時,給鄭老師、戴老師打電話請教,老師們都會真誠地給出建議,這一切使得教學過程非常順利。
現在,青島明珠國學學校對我們的成績非常信任,建立書法教室,準備教學的筆墨紙硯,真的感受到,任何一件事的成功都是大家真誠地付出。
展望未來,書法教學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發(fā)展,現在寫書法的孩子、成年人和老年人還是太少,真的需要我們大家去提高自己的書法水平和教學水平,使得大家能夠快樂的學習,推廣書法去利益社會、利益大眾。
(感謝傅老師分享)
附:傅偉老師的作品展示:
傅偉老師來自山東,2011年10月來此學習書法,僅僅40天,回到家鄉(xiāng)后繼續(xù)堅持書法學習,本著利益他人的心多次舉辦書法培訓,平均每天學習書法4小時,非常刻苦認真,教學相長,以下是該老師堅持練習書法四個月后的作品。
北京誠敬仁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www.sdwfq.com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