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渴望幸福,怎樣才能獲得幸福?為什么80%的人都認為過得很苦?
有時感覺人生很滑稽,「莫名其妙地生來,無可奈何地活著,不知所以然地死掉」。
人的一生就像走馬燈似的,很快從幼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走過,而伴隨著人一生的又多是后悔和錯過:少年不知勤學,中年渾渾噩噩,結婚后悔選錯,孩子后悔放任太多,老年后悔以前造作,死時遺憾無法解脫。
在人生的旅途當中,人們似乎還沒想到如何當兒子時,就已經要成家立業了;還沒想過如何經營婚姻,孩子就呱呱墜地了;還沒想好如何教育孩子,孩子就已經不聽話了;還沒想過老年怎么過,人生就已經走到70歲了……我們總感覺疲于奔命于追趕的路上,甚至無暇欣賞沿途的風光,最終沒能趕上那趟幸福的列車。時不待我,當我們猛然醒悟時,時光早已昏黃殘喘的度過,留給我們的只剩下悲傷靜默。
究竟如何才能把握命運的軌跡,實現美滿幸福人生?究竟在生命的每一個關口我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幾乎每個人都在努力探尋著,想要掌握這幸福人生的航舵。
在2016年11月5日~11月6日兩天的道德講堂上,楊淑芬老師為我們娓娓道來,人生五種角色的轉換。從男子經歷的五種角色,再到女子所經歷的五種角色。從為人兒子(女兒)到成家立業,養育孩子,乃至于當了爺爺奶奶,在這些角色轉換中我們究竟該如何做?仿佛人生的大書,楊老師幫我們一頁頁翻過。豁然開朗間,我們懂得了如何從命運不堪的泥沼中超拔解脫,面對當下,快樂生活。
幸福人生的前提:學會欣賞,守住當下,融入情境,不抱怨
在第一天的道德講堂開始,楊老師告誡我們:人,一定要學會欣賞,守住當下的角色,融入情境,不抱怨。
現在很多人的苦在于不會欣賞,大多數家庭的爭端都起源于雞毛蒜皮的小事,起源于抱怨。丈夫指責妻子做的飯好咸啊,妻子回應:「下次飯你自己做。」妻子指責丈夫整日玩手機不干家務,一點都沒有浪漫情趣,丈夫回應:「你這個女人好心狠,我干了一天累得要命,休息一會,不行啊?」如此你嗆一句,我回一句,甚而從吵架升級為打架,吵完架就想離婚。初戀時的甜言蜜語和幸福感蕩然無存。
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不可能完美無缺,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人生總有缺憾,重要的是學會欣賞和融入情境。當鳥兒從天空飛過,你會覺得它們在藍天下好美。當太太做出熱騰騰的飯菜時,你要夸他手巧,做得好吃。當丈夫的疲憊不堪晚回家時,做妻子的一定要關心體諒他,問他累不累,給他端杯水。他記在心里,也會更加努力的工作,支撐起這個家向著更遠的方向前進。
當人生有痛苦時,要安住當下。痛是一種學習,煩惱也是一種學習。不要去抱怨,不要去埋怨,要有一顆修善修美的心。
幸福的人生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生卻各有不同。世界萬千,人生千姿百態,如果脫離了幸福人生前提,不懂得欣賞對方,只是一味的抱怨,這樣的家庭是不可能有幸福的。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