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他們的生活什么樣 練書法的00后
因新冠疫情暫時無法開學,在家也要厚積實力與根基。「新六藝青年班」同學們的2020年線上書法挑戰賽作品展,正在進行時。 一路的筆墨精進與點滴進步,是很了不起的福氣,想帶您看看他們的努力與長進。先放些花絮,一起期待作品們后續登場吧。 1. 關于筆墨紙的甜與酸 ![]() 筆墨精良,對書寫效果有很大影響。下圖是趙同學為挑戰賽準備的文房大合照。 ![]() ![]() ![]() 上圖書寫會暈開,陳同學表示有點暈: 他在六一的日記里說:“臨陣換了筆墨,紙暫用練習的卷軸,還有些受潮。墨濃加水,紙暈得厲害;不加水太澀,會有飛白,只好寫快些,但細節不能到位,一天下來書寫體驗奇差。好在紙剛到,相信未來磨合中能漸入佳境。” ![]() 國內快遞行業恢復較快,而對仍在馬來西亞的劉同學來說,購置文房真是一把辛酸淚。 她之前一直都是在國內買了紙墨背過去,這次疫情長,帶來的墨水供應不夠了,只能多兌點水。前兩天馬國解除了行動管制,跑遍方圓20公里的文具店,才買到3瓶梅花墨汁,還特別稀。 她說,來不及從國內網購,也找不到賣舊報紙的地方,每次都是去樓下711現買報紙,人民幣4元一份(約12張)。對比平時6元一大捆的舊報紙,賊貴,心兒滴血。 安穩的書房、食物、文房、網店、快遞……這些習以為常的物質、服務,在經歷過匱乏后,我們也就更加珍惜與感激筆墨精進的時光和環境,真想說一聲: 謝謝,謝謝,真的太感謝啦。 2. 質變建立在數量與方法之上 ![]() 同學們很棒的,每幅作品都在老師指導下一遍遍優化,不知不覺就厚厚一摞了。 ![]() 陳同學(福建)一墻一墻的作品,每一幅都是與自己好好相處、沉淀身心的寶貴時光。 ![]() 劉同學(山東)一地一地的習作 3. 拍張美圖 ![]() 常同學和金同學在通州小院度過悠長假期 常同學(湖南)在6月9號的日記上說: 《九成宮》整篇寫下來,有清爽、清秀、典雅之美。歐體的字勢險峻,有很多字看上去筆劃斜度過大,或沒有很正,但定睛一看,每個字卻是穩如泰山,無懈可擊。所以有人把《九成宮》的字比喻成“踩高蹺”表演雜技的演員,看著驚心膽戰,實則穩之如山。 ![]() 習書三年的金同學(沈陽)也很用功,硬筆書法《曹全碑》超贊。 ![]() 鄭同學(福建)的習作,記錄著成長的印跡。 有時還要站在椅子上才能拍得更好呢。 ![]() 王同學(海南)的《九成宮》 手上的功夫和心力的長進,就像墻角的豆芽,幾日不見,就驚喜地發現:呀!又長了好多呢 4.書房 寫字的樣子 ![]() 趙同學家(陜西)的大長桌,超棒的書寫體驗。 上圖是她臨寫蘇軾 《洞庭春色賦》。 ![]() 劉同學在馬來西亞的書房。整潔的環境,更有助于定心書寫啦。 劉同學正在永字八法基本功攻關階段。她說,哪怕拿不到好名次,也應該成為最努力的學生,讓父母知道她雖遠在國外,每天仍練習書法,至少也能安心一些。 買不到宣紙,就挑戰硬筆書法。剛好馬國的五金店有工程師畫圖用的大白紙,裁剪、畫格、寫字,再配上小畫(意識到自己國畫水平也有限,還報了沈老師的【硬筆國畫帶你練】直播課)。 ![]() 劉同學的硬筆國畫基礎線條作業 ![]() 她的硬筆作品《后出師表》, ![]() ![]() 公同學在楊老師書法教室(沈陽大東校區) 在老師細心的教導下,他對字形結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翰墨神韻中感悟漢字魅力。
劉同學說:“最大的突破是自主完成作品,自信心增強。家長看到我的作品,給予很多的鼓勵和肯定。讓我更加堅定信心,努力提升。” 劉同學7歲的小表弟說: “我什么時候能像哥哥一樣寫書法?” 大人告訴他,“大哥哥寫書法,是從定心描紅和美美的彩繪開始的。” 小表弟現在很愛描繪了。
![]()
![]() ![]() 陳同學在江蘇恭書《心經》 習書一年 基礎訓練的牢固,使她在臨習其他書體時進度快了很多,當然也離不開每日的練習。右邊是她寫的《愛蓮說》局部圖。 ![]() ![]() 張同學的書房(江西)也掛著楊老師的吉祥語 她在6月6號的日記上寫到:努力些,總是可以達到的,早晚的事。就如近日習練書法,先有大致的作品安排,寫時就安住手頭的那個字,才容易產生些許的進步。真的欠缺遇事時的鎮靜工夫。 5.一些好玩的 新六藝班的線上書法指導,會在微信群里進行,且每天到知識圈打卡學習心得。 文翰堂是二屆男生的小天地。
墨蘊堂是女生的充電寶。
還有展示挑戰賽作品的觀摩群
王同學的習作《金縷衣》引來吃瓜群眾圍觀
從靜中觀物動,向閑處看人忙,才得超塵脫俗的趣味;遇忙處會偷閑,處鬧中能取靜, 便是安身立命的工夫。 ——《菜根譚》 有幸的是,我們以筆墨作舟,一筆一筆出發,一程一程升華,能以此滋養安身立命的功夫。這次書法挑戰賽設定了半個月的期限,定好目標逐一完成,就會對時間很計較,否則永遠被手機、聊天刷得“沒時間”。 這中間也許會經歷一個很難熬、想放棄的過程,但相信堅持下來的同學都能體會到:隨著一次次挑戰、一步步長進,心眼手的功夫都會更上層樓,這種快樂無與倫比。繼續努力,作為楊老師親傳學生,你們一人學好,可以利益一省一地。 先來欣賞幾幅作品,更多精彩陸續上線 ~
報名及咨詢(可加微信): 張老師 152 0147 5238 熱線電話:400-688 3602 謝老師 159 0135 1373 *為節約您的時間 及時獲取信息 建議直接撥打電話 ![]()
北京誠敬仁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
||||||||||
北京誠敬仁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備案序號:京ICP備05006095號-2|京公網安備1102230055查詢電話:010-859538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