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8日,雖已是初冬微寒,仍有和暖的陽光照耀著大地。在北京亞運村的「楊老師書法教室」里,著名社會教育家、書法教育家、大方廣文化公益網創辦人楊淑芬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堂生動實用的公益講座——「用中華傳統文化 解決孩子教育問題」。
聞訊前來參加聽課的家長朋友們,很快就把教室擠滿了。在散發著淡淡墨香的書法教室里,大家帶著崇敬和期許的心情,濟濟一堂,聆聽楊淑芬老師以多年豐富的教學心得,來為大家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此次課堂上,楊淑芬老師就現在家長所普遍擔憂的兒童教育問題,結合自己多年來的教育經驗,以及弘揚傳統文化生涯中的感悟和力行的心得,對大家循循善誘。并列舉生活中的諸多實際事例,來針對孩子的具體問題,進行一一講解,幫助大家樹立學習傳統文化的信心,以及如何用中華傳統文化,解決孩子教育中的實際問題。
課后,楊淑芬老師與大家進行了釋疑答問互動。家長們踴躍提問,有問如何處理孩子早戀問題的,有請教怎么與性格叛逆的孩子溝通的,有問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的,還有問孩子好動無法專注該如何調教的,等等。針對家長們提出的各種問題,老師都耐心地予以解答。
此次公益講座,讓大家更為深刻地體會到,學習傳統文化,對解決現今很多具體社會問題所具有的重大意義。傳承至今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歷了千年歷史長河的洗禮,是先祖智慧精華的沉淀,是中華民族的巨大寶庫。尤其對于孩子幼年時期的童蒙養正教育、扎根教育,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通過切實有效地學習傳統文化,力行傳統文化教育,一定能很好地改善當今孩子心浮氣躁、沉迷不良游戲,以及動手能力差等諸多壞習慣。
通過楊淑芬老師的真誠分享,也讓大家了解到,學習傳統文化,并非只是古板而乏味地捧著經典死記硬背。傳統文化教學,可以有豐富多樣的形式,讓孩子在輕松歡喜的環境中,慢慢獲得引導和啟發,逐漸培養孩子的靜定功夫。比方老師研發多年的定心描紅,就是一個將傳統文化的學習,融入興趣愛好的實例。即便是四五歲的孩子,在接受老師的悉心引導后,很快就能將心安住下來,一筆一劃地進行書法描紅。在專注的描紅中,降服好動缺乏耐心的不良習氣。「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靜定專注之功,無疑是孩子未來成長的關鍵,如果能從小就夯實好人生的基礎,未來必將成為棟梁之才。
同時,楊淑芬
老師在講課中強調,學習傳統文化不僅是孩子們的事情,作為孩子的家長,更需要率先深入學習。在家中起到帶頭作用,以身教代替言教,身體力行,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給孩子樹立模仿的好榜樣。大家共同在傳統文化的熏習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這樣孩子才能時刻鞏固所學,打好終身受益的德行基礎。
安靜的課堂里,在老師的無私分享和善巧開導中,大家頻頻頷首。老師推廣傳統文化解決家庭教育問題的殷切期盼,化成了寶貴的教育經驗,化成一股啟迪人心的清流,灌輸在座每一位聽眾的心里。
此次公益課在大家的歡喜和感恩心中,圓滿結束。從大家學習的迫切心理,也讓我們深深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推廣對當今教育以及構建和諧社會所具有的重大意義,任重而道遠。未來我們將為大家推出更多更好的課程,誠愿大家在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力行之中,獲得切實利益,讓古圣先賢的智慧寶典,指導我們走向祥和美滿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