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活用《弟子規》
—— 歷代家規庭訓、訓勉文學習心得 ——
楊老師將帶領我們穿越歷史的年輪,靜靜領悟先祖的德風、雅尚…… 2017年12月7日上午的《學用弟子規》直播課,楊老師惟妙惟肖地重現了古人的教學、生活場景,使我們深刻感受到了家規、庭訓的重要性。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以“勤勉”為訓教子;東晉文學家陶淵明氣節高曠,淡泊名利不染世塵為后人謳歌傳唱;南北朝至隋朝年間,顏之推首創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文稿家訓《顏氏家訓》,開啟后世家訓之先河,其后世子孫顏思古,以書法為世楷模,顏杲卿、顏真卿之凜然大義震爍千古。 上課伊始,老師先帶同學們復習了上節課內容:善與惡的利害,千萬不要因“來,來,這些給你培福。”“正好順便,幫個忙啦!”“舉手之勞而已!”——把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推脫給別人,這樣強加于人、不勞而獲的行為,阻礙了自己前進的道路。千萬記住:「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分內事一定要盡心盡責做好,慎獨的功夫皆在其中! 王羲之以“勤勉”為訓,教子刻苦、奮進。王獻之在父親諄諄教誨下亦成大家,后人將王羲之、王獻之合稱“二王”。老師將其一生成就歸納為:恒心+毅力=成就。而這其中自我勉勵非常重要,但不要過分打壓自己,是有目標、有方法地讓自己不斷進步。漫漫學習路,勿自以為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也。老師還教我們藏書的要領:要收藏好書,「非圣書,屏勿視」——不良書籍千萬別看,會影響智慧。而如史書、子書等這類能流傳百代的書籍,在購書時要進行挑選,務必要購買紙質優良的精裝版,才能一代代承傳下去。 方才聽楊老師講:恒心+毅力=成就,成就又分為小成就與大成就。只有努力,加上恒常的耐心與毅力,這是小成就;大成就還需要德行與福報的累積方能修得。當我們為善之時,亦要存有見義勇為的氣魄,需知陶朱公三聚三散的致富之道,有舍才會有得。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曠氣節,使我感佩不已。“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含義是:當人生已經達到很高的地位,不要再往前追求名利。陶淵明有這樣的氣節是因為他已經達到一定的境界和實力具足的情況下,才能淡泊名利,放下一切。如果我們還沒有達到這個境界一定要很認真,將來才有生計的能力。要是我們的福報已經修得很大,享福當中一定要淡泊名利,激流勇退,切記爬得越高摔得越重。該放下就要放下,才不會摔跟頭。「念高危,則思謙沖自牧」這是陶淵明告訴我們的平安人生之道。 南北朝戰爭動蕩的混亂局勢,人民因戰爭之故,背井離鄉,過著顛沛流離的流亡生活,著實苦不堪言。老師在這里教導我們:要時刻感懷先祖宏德,牢記先輩的努力付出,這用生命換來的和平盛世,我們后輩子孫應當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并深刻銘記戰爭帶來的慘痛后果。 顏之推就生活在這樣的時局之下,悲嘆「予一生而三化,備荼苦而蓼辛」,撰寫了《顏氏家訓》,其中《勉學》篇是老師著力提倡我們學習的,旨在培養我們的定心,專注于課業之上。牢記言行舉止不可隨便,不可因自我個性張揚而成為前進路上的羈絆。老師引導我們思考:“日后養家,你有什么本事?”首先立德、立身是根本,其次應有一技之長,以糊余口。凡被稱作“師”的,如:工程師、老師、醫師、設計師……皆有飯吃。老師又講道:當我們日后為人父、為人母了,一定要與孩子保持美麗的距離,禮節尊卑、長幼有序之倫常不可廢也。
楊老師在課程最后的發問,引人深思:假如家庭遭遇“戰爭危機”時,我們應如何化解?怎樣與家人和睦相處、化干戈為玉帛?這需要我們繼續跟隨楊老師學習《弟子規》,活用《弟子規》。 相關鏈接: 楊老師網絡直播課—— 學用弟子規 幸福要親自行動 感恩武同學分享
課程咨詢: 鄧老師 15201475238(可加微信) 每日咨詢時間:
上午 9:00~12:00
下午14:00~17:00 晚上19:00~20:30 北京誠敬仁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
||||||||||||||
北京誠敬仁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備案序號:京ICP備05006095號-2|京公網安備1102230055查詢電話:010-859538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