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書家介紹
米芾,字元章,中國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吳人,祖籍太原。天資高邁、人物蕭散,好潔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號「米顛」。書畫自成一家。精于鑒別。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善詩,工書法,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于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與蘇軾、黃庭堅、蔡襄并稱「宋代四大書法家」。其繪畫擅長枯木竹石,尤工水墨山水。以書法中的點入畫,用大筆觸水墨表現煙云風雨變幻中的江南山水,人稱米氏云山,富有創造性。
二、書家生平
米芾平生于書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書為最大。雖然畫跡不傳于世,但書法作品卻有較多留存。南宋以來的著名匯帖中,多數刻其法書,流播之廣泛,影響之深遠,在「北宋四大書家」中,實可首屈一指。康有為曾說:「唐言結構,宋尚意趣。」意為宋代書法家講求意趣和個性,而米芾在這方面尤其突出,是北宋四大家的杰出代表。
米芾對書法的分布、結構、用筆,有著他獨到的體會。要求「穩不俗、險不怪、老不枯、潤不肥」,大概姜夔所記的「無垂不縮,無往不收」也是此意。即要求在變化中達到統一,把裹與藏、肥與瘦、疏與密、簡與繁等對立因素融合起來,也就是「骨筋、皮肉、脂澤、風神俱全,猶如一佳士也」。章法上,重視整體氣韻,兼顧細節的完美,成竹在胸,書寫過程中隨遇而變,獨出機巧。
而作為北宋著名的畫家,處在一個文人畫的成熟時代,其繪畫題材十分廣泛,人物、山水、松石、梅、蘭、竹、菊無所不畫;米芾在山水畫上成就最大,但他不喜歡危峰高聳、層巒疊嶂的北方山水,更欣賞的是江南水鄉瞬息萬變的「煙云霧景」,「天真平淡」,「不裝巧趣」的風貌;所以米芾在藝術風格里追求的是自然。他所創造的「米氏云山」都是信筆作來,佳作天成。
米芾喜愛硯臺至深,為了一臺硯,即使在皇帝面前也不顧大雅。一次宋徽宗讓米芾以兩韻詩草書御屏,實際上也想見識一下米芾的書法,因為宋徽宗也是一個大書法家,他創造的「瘦金體」也是很有名氣的。米芾筆走龍蛇,從上而下其直如線,宋徽宗看后覺得果然名不虛傳,大加贊賞。米芾看到皇上高興,隨即將皇上心愛的硯臺裝入懷中,墨汁四處飛濺,并告皇帝:此硯臣已用過,皇上不能再用,請您就賜予我吧。皇帝看他如此喜愛此硯,又愛惜其書法,不覺大笑,將硯賜之。米芾愛硯之深,將硯比做自己的頭,抱著所愛之硯曾共眠數日。他愛硯不僅僅是為了賞硯,而是不斷地加以研究,他對各種硯臺的產地、色澤、細潤、工藝都作了論述,并著有《硯史》一書,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經驗。
三、書家代表作
書法墨跡有《向太后挽辭》、《蜀素帖》、《苕溪詩帖》、《拜中岳命帖》、《虹縣詩卷》、《草書九帖》、《多景樓詩帖》等。
北京誠敬仁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www.sdwfq.com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