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當老師遇上「武林高手」 —— 與楊老師的餐會雜記之三 ——
吃飯用餐,往往談話重于飽腹的需求。 和楊老師一起用餐,就是快速與老師思想同步的機會,席間有很多精彩的對話,有的讓人震驚、感動、警醒,或是有趣好笑,以后我們會經常分享出來,在「餐會雜記」里撥云見日。 ? 餐會雜記三 【主題】生活教育的尺寸把控 生源來自勤學苦干 1.教育不是打罵,也不是保護無度,而是長善救失。 肯定他的優點,啟迪他的能力。錯的地方給他指明,把道理講清楚,引導他自省。 楊老師:6月初,我去重慶的楊老師書法教室,有個3歲半的小男孩非常喜歡跑,突然從我身邊跑過,撞到我的椅子腿,一下摔倒了。我一看馬上說:哦!武林高手!你是武林高手就要自己站起來。他馬上爬起來,笑得不得了。我繼續說:你很厲害,是武林高手,就不能再碰到我的椅子嘍!注意哦!后來他很注意躲開桌椅,再也沒撞到過。你看這樣叫引導,很有趣,又會無形中教育他要堅強、守規矩。 如果孩子在打罵中長大,以后他問別人,你是這樣被教育大的嗎?了解了這樣并不正常,他就會更痛苦,心生怨恨。 要因材施教,「打」的方式要用對地方,犯了極大的過失,必須懲罰。沒有方法才會打,打罵是末等的教育方法。 當時如果老師罵他打他不守規矩,這個3歲多的孩子,他能想到什么?首先他會自我否定,下意識里一定是:我不好,老師不喜歡我。本能地落下「跑跑跳跳這事不好」的印象。第二留下恐懼記憶,以后想到這個教室,馬上有不舒服的感覺:老師不喜歡我,我不好。情理上,人都會逃避痛苦,他怎么還會熱愛這里,熱愛書法呢?如果長期進行冷酷的打罵,自責和否定感就很可能讓孩子膽小自卑,性格消沉,甚至到達忍受極限而反抗。
2.有關生活學習 楊老師:我們教孩子做家務,參與勞動,是幫他們鍛煉動手能力,培養主持自己生活的意識,這沒有問題。可是年輕的家長,堅持讓四五歲的孩子喂自己吃飯,這就太不正常了。母親三十多歲身體好好的,是不需要孩子這樣的,是不是把孩子變成自己的奴仆了呢?千萬別為了讓孩子「孝順」「懂事」,而矯枉過正。
3.為什么可以有生源? 楊老師:我在臺灣既不參加比賽也不是名家,為什么教書法還能有生源呢?我現在想想是因為自己的好學。除了能教書法,我還會教他們生活上的做事能力和禮儀禮節。孩子回家書法寫得怎么樣,家長不是特別在意,但是能看到孩子會將書桌房間收拾干凈,會做事了,光這一點就值了。所以家長們特別信賴我。 老師說自己在工作的前五年,基本沒有存下錢,全拿去學習:拜師臺灣書法名家,把各家所長都學到了。然后自己練幾萬次基本筆畫,琢磨總結出最好寫的方法。國畫、篆刻都有拜師學習。每周上課,大家看到老師的才藝都說有天賦,不知道她私下里要練習到上千次。 今天我們獨有的多元德藝教學,無不是老師當年直至今天,一點點積累和摸索出來的。想想,我們可以相聚一個公司推廣德藝教學,想做文化教育的老師也能拿到真東西,腳踏實地去干文化事業,都得力于幾十年前,那位在工作上多做多干,公交車上還抓緊看書的年輕人。 想起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年輕時也沒想到會來大陸,也沒想過會有這樣的公司,開書法教室。但就是因為肯做,只要你努力,后面的路,上天是會給你安排得好好的。 這句話是踏踏實實這么多年的真心話,也只有老師才有這樣的底氣。
北京誠敬仁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
||||||||||||||
北京誠敬仁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備案序號:京ICP備05006095號-2|京公網安備1102230055查詢電話:010-859538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