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寫關于這個話題的文章,已有一段時間了,但因塵事繁雜,就一直擱置了。正好周老師細心洞察到我好像有一些故事欲言又止,故啟發我書寫出來。感恩周老師一直以來對我們都是那么平易親切,溫和光照,念念關心,我想今正是時,靜靜書寫之。
這個話題是“育兒模式的打磨”,用“打磨”也是從本心感到,我在育兒摸索過程中經歷多種方式的轉變實非輕易。雖然我家孩子(桐桐)不到四歲,但是養育的模式,概括而言已達四種之多。接下來,我從前至后記述這四種育兒模式的轉變過程。
很遺憾的是在桐桐出生之前,我沒有十分重視胎教。在懷孕期間我依然還是忙于工作,甚至于桐桐出生的前一天我還在批閱論文??赡苡捎诠ぷ魉紤]太甚,當日身體不適引發了羊水破裂,導致寶寶提前預產期20多天出生了。因為出生提前,我和桐桐爸爸做的準備都不夠充分,我在月子期間還發生了很多沒有妥善處理的事情,身體和情感方面都有遇到困境。以前看到電視劇里展現孩子出生的畫面都是十分美滿,十分喜悅的,然而實際生活的切實經歷讓我了解到,孩子的出生,需要承擔的內容比喜悅之情多出太多,特別的,它還富藏著對人事關系應對能力的很多赫赫考驗。記得曾經姐姐告訴我,她在月子期間快抑郁了。當時年輕的我甚是不解,姐姐一向是家里最為陽光豁達的人,怎么會?然而,當我自己真真切切走過這一場,才體會個中滋味,也油然生起對母親深深的感念。
我雖然沒有做好胎教和月子教育,但是心里明白孩子的養育是關系重大的事情。這一段時間我有產假不用工作,我就開始補習育兒功課。我讀了很多育兒方面的書籍,包括養育方法,育兒營養學,寶寶睡眠等我全都學,并且還買了一臺早教機。在這里我主要記敘其中我學習到的一些育兒方法。
我的第一本育兒書是《西爾斯親密育兒法》,后來讀到蒙臺梭利系列的《三歲決定一生》,還讀了一本臺灣籍親子專家的《教養在生活的細節里》,也讀了著名作家池莉寫的《立》。每一本書讀過后,我都會提取其中關鍵的觀點和方法,比如《親密育兒法》談到對孩子的需求要毫無遲疑的積極回應;比如《三歲決定一生》指導我們了解兒童心理;還有《教養在生活的細節里》談到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的成長環境;作家池莉的《立》寫的則是她如何全身心愛和呵護女兒,將襁褓中的寶寶培養成為落落大方的氣質光環女孩的經歷。這些成功的例子讓我羨慕并想要追隨,然而我在落實這些教育理念的時候,都沒有堅持下來。當時的我,沒有來得及深入細想我不能堅持的原因,就又把視線轉向其他早教機構。
現在我坐下來細細思維,坦誠的說,這些方法都是好方法,親密的親子關系,兒童的心理,生活的細節教育,全身心的愛和呵護,這些都能夠幫助我們處理好親子關系,幫助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前提是父母要能做到。然而,它們的難點也在于如何真實地做到。我分析自己沒有做到的最大的原因是我還有懷疑,我不能完全被說服。因為文化背景的差異,因為在落實過程中的挫敗感,因為對方法理解不到位,導致最后這些方法都沒有在我的育兒過程中成功實現。
在我放下求教于書籍模式之后,我并沒有完全停下摸索適合我的育兒方法。伴隨著孩子漸漸成長,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是層出不窮。偶然有一次和朋友見面的緣故,在一家餐廳得到一張育兒光盤,我如獲至寶,心想正好可以學習學習。學習過這張光盤后,我了解到育兒,不能溺愛孩子。當今社會,孩子忤逆父母,不聽話,這樣的事情比比皆是。看后真的是觸及心扉,十分感嘆。我們的教育究竟出了什么問題,為什么當今社會,長輩父母對孩子惟命是從?我們把孩子都寵成什么樣了?
回想自己的成長過程,父母對我們要求也是十分嚴格的。母親總是說: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不成才。想想自己后來也確實沒有走歪路,也確實養成了很多好的習慣。所以對這個教育要從嚴的方法也就有了初步認同感。并且我還了解到有運用這種嚴格的戒尺教育法而獲得成功的例子,那些孩子在嚴格的教育下,知恩懂禮,生活能力樁樁行。于是我決定也采取嚴格教育法,當孩子言行失當,無理取鬧以及違逆父母的時候,輕則訓導,重則責打。
在這樣嚴苛的模式下,孩子很怕我,在我的強勢下會順從我,但是并沒有表現很聽話,而且脾氣是愈演愈烈。當受到我教斥后,孩子在我面前會乖乖服軟,但是轉眼就會對自己的玩具,對家里的物品敲打發泄。記得最嚴重的階段,孩子因為對我的嚴格十分懼怕,心理很緊張,導致不停地眨眼睛,不能控制。我這才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心里也十分懊悔。
那么,為什么有的孩子用這種教育法能成功,而我卻不能呢?我也是過后才悟到原因。有的孩子能成功,一方面有孩子自身性格并非倔強;另一方面,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觀念一致,譬如孩子的父親,包括長輩都支持孩子的母親這樣嚴格教育孩子,所以實施嚴格教育的過程孩子沒有叛逆,而是在這樣的氛圍下能聽道理,能規規矩矩做事。但是我呢,在我的家里,沒有人認同我這樣過早嚴格地要求孩子,所以孩子很不愿意親近我,總是遠離我。我也很傷心,這一切的初衷是我希望能教育好孩子,自己也是兢兢業業在付出。事與愿違不是我的本意。
走出戒尺育兒模式之后,我漸漸放松了對桐桐的管教,這個階段依然在尋找合適的方法,同時也在努力學習如何提升自己的修養。在這個時期,我認識了一位很有智慧的母親,她教育兩個孩子都非常成功。我內心又升起了仰慕之心。
我很認真地聽這位母親講述她的育兒過程和方法。這位母親說,古人在教子方面,有一個觀點是,不可溺愛,溺愛則孩子沒有規矩;但也不可過于嚴格,過于嚴格則會傷了母子親情。我聽了這個觀點,真的是對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哦,原來古人并不提倡太過嚴格的教育,這樣會傷了母子情感。我怎么沒有早一點聽到這話呢?要不然,也不至于讓孩子白白受這么多冤枉的苦。真的很慚愧,自己的無知給孩子帶來那么多傷害。孩子還那么小,我卻執迷在自以為是的方法中。
這位母親還談到,母親的教育非常重要也是最核心的,我們要全身心的去感受孩子,去愛孩子,用理智幫助孩子培養品德,改正錯誤。我內心的母愛之心被點燃了,我告訴自己從今而后,我要愛孩子,我要給孩子慈母式的愛。
所以我漸漸放低自己,漸漸跟孩子走近,并且對孩子的一些以前我認為需要糾正的問題,大而化小,小而化了,給孩子最周到的愛。雖然我這樣想,但是孩子越來越沒有規矩,更加調皮不聽話,常常是言行失當無法容忍到了我承受的極限。真的是忍無可忍了,于是慈母的形象頓時崩塌。
慈母該怎么做,孩子應不應該管,管到什么程度,為什么孩子這么難管?為什么這位母親能做到慈母,做得那么好,我為什么教不好孩子?這些問題又縈繞著我。
我現在分析其中的原因,這位母親能成功而我卻不能,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這位母親的修養的確很高,高出一般人不是一點半點,又十分又有智慧,很理智。第二,這位母親的育兒基本是母親做主,所以她的很多理念可以貫穿落實。而這兩個要素我都不具備。
做不到至善的慈母,自己的修養也不是短時間可以迅速提升的,而孩子的教育不能等,也不會停。我該怎么辦?
隨著孩子長大,工作單位安排的工作也漸漸多了起來。一方面育兒問題千頭萬緒還沒有理清楚,一方面工作又大量鋪開來,我真的需要幫助。我當時的考慮是,即使我沒有時間自己親自帶孩子了,也不能隨便把孩子推向一個日托機構,或者找保姆,一定要找一個信得過的德育理念厚重的地方幫忙。這時候我想到了「楊老師書法教室」。通過誠敬仁網站,我了解到北京亞運村有適合學齡前孩子的德藝素質班。當時心里特別歡喜,直覺告訴我這個地方的教育理念太好了,把桐桐送到這里學習再好不過了。
桐桐正式來「楊老師書法教室」亞運村校區學習是2021年4月4日清明節。至此我就搭上了「楊老師書法教室」這趟德藝雙馨列車,也接通了周老師的啟蒙教育微信電臺。
在整理周老師和我的微信交流的時候,我也驚訝了,居然那么多,幾乎占到我的所有微信信息的一半。第一個月,基本是每天都有兩到三個來回的微信溝通。這段時間,周老師常常會特別發來一些桐桐在書法教室學習的視頻,讓我實時了解到孩子的情況,也讓我放下牽掛,心情漸漸安頓下來。有的時候看到孩子的進步,特別欣慰,也特別感恩老師對孩子耐心的教導。在此我擷取第一個月的幾則微信來分享,從中大家能看出來孩子的成長如何變化,也能看到我是如何漸次轉變的。
 |
 |
最初兩天桐桐在書法教室學習,周老師和我的微信交流:
周老師:感恩桐桐媽媽辛勤付出!這兩次發現桐桐都有進步,雖小腦袋仍在不斷觀察環境,但容易聽話接受幫助啦,挺可愛的。
我:看到寶貝認真的樣子,很感動。其實寶貝也需要很多努力,才能做到現在這樣,以前都是很難坐得住的。謝謝小寶貝,謝謝周老師!
周老師分享給我桐桐開始能認真讀書的視頻,以下是周老師和我的微信交流:
我:很可愛。桐桐看了一遍還要看。
周老師:您鼓勵他多讀,在家趕緊讀,讀好了,明日老師還給他拍照,媽媽也很開心喔。多讀他的發音會越來越清晰。
我:我們讀的是《聲律啟蒙》。
周老師:在家可以先讀《弟子規》
我:嗯嗯,好的。
最初桐桐不愿意堅持描紅,我向周老師請教的微信信息如下:
我:周老師您好!很對不起,今天桐桐只描了三個點(本來希望他描四個點的),后來桐桐爸爸回來了,桐桐就不想再描了,怎么哄都不描。但是桐桐在描這三個點的時候,很乖,比以前認真很多。
周老師:桐桐媽媽好!辛苦了。是的,孩子堅持會越來越好,今天過來就沒有鬧,上課專注時間也越來越長些。請您繼續做孩子每日成長記錄,盡力就無遺憾!
我:謝謝周老師分享您的教育心得,我明白該怎么做了。謝謝您智慧的指點!
周老師:您是一位優秀的母親!
我:我做得很不夠。跟您我學到很多,我很感恩。
周老師分享給我桐桐在學校與同學和老師相處的照片,我們的微信交流如下:
周老師:桐桐喜歡把舌頭伸出來玩,想辦法請學長帶他背書,之前他都不喜歡學長牽手,他還對學長大吼,學長一點沒有生氣。我跟他說學長會像解放軍叔叔那樣保護他,他才樂意接受。
我:謝謝這位學長,很有耐心。是,桐桐很多時候都不愿意跟人有禮貌的打招呼。雖然我們常常教,但是他還是對人不友好。這位學長很有雅量,一般人做不到的,非常感恩周老師善巧的引導,用盡很多心血。
周老師:我們同樣感恩您和桐桐的到來,讓我們大家都有學習提升機會,桐桐越來越進步也越發可愛。
桐桐描紅拖延的問題,我向周老師請教的微信信息如下:
我:這些天桐桐描紅,我發現他基本都是在三個點的量,到了第四個點就不行,甚至比前面三個點描的時間都長,還有很多磨磨唧唧和拖延的借口。請問周老師,這種情況我如何引導比較好呢?請您多多指教!
周老師:把他最喜歡的一項放在他完成之后鼓勵他,之前就得說好,還可以跟他一起描,自己放慢些給他有成就感。
我:這個方法很新穎,挺有趣的,我明天試一試。感恩您對我們的智慧開示,像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周老師:不敢談智慧開示,我們一起學習,祝福吉祥!
桐桐身體不適學習遇到阻礙時,我和周老師的微信交流:
我:周老師,我昨日沒有督導好桐桐在家繼續學習。昨天晚上桐桐描紅描了兩個點的時候就開始瞌睡,我也勸導,但是孩子哭鬧不止要睡覺,我看他一時半會勸不住,就帶他睡覺了。很抱歉,我沒有落實對孩子的耐心引導。
周老師:桐桐媽媽好!辛苦了,帶孩子,還需要上班,已很不容易。昨天桐桐有點流鼻涕,可能身體不太舒服,他不會表達,也會有折騰。一張一弛,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我:明白了。您很細心,也十分通情達理。謝謝您讓我看到開闊的境界和包容自在的胸懷。
周老師:桐桐媽媽好!我們一起努力,終會一天比一天好!
桐桐上學不乖,我不能耐心教導,周老師耐心引導后發給我一段視頻,我們之間的微信交流:
周老師:變帥了,變白了,笑容燦爛!其實他也挺會鬧的,需要善巧引導疏導幫助他,好習慣才得以慢慢長養。
我:關于您說孩子需要疏導善巧的教育,我思考了很久。善巧在生活中如何落實,確實不是朝夕可達到的。我現在也開始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從欣賞開始,從發現美開始。感恩您,您對教育的理念和分享,常常會讓我省思如何落實。感恩您!
周老師:我感恩桐桐媽媽的信任和支持,末學深感慚愧!
桐桐寫墨弄臟手急哭了,周老師分享給我當時的情景:
周老師:今天給桐桐寫墨,還沒有動筆用手摸到硯臺上手弄臟了,一把黑手邊抓我邊大哭,我安慰他: 看我的手和你的手都臟了,哭沒用,我們趕緊去洗吧,我不批評你,不用哭了。他很快由跺腳轉為平靜,把手洗干凈,才高高興興寫了這張作業。每次都告訴他遇事不急,不生氣,好好說,老師會幫助不批評他的,不說不用不行,說好的老師,好的媽媽,好的爸爸。他非??蓯?,重復一遍說得好聽極了。

我:謝謝周老師陪伴桐桐度過難關。是,昨天桐桐吃水果掉在地上了,他以前多半會大哭起來,昨天桐桐沒哭。昨天摔了一個大跟頭,我都嚇了一跳,結果桐桐抬起撞紅的臉,說,沒事??粗赂业男∧?,我也很感動。
桐桐挑戰難關,漸漸能通過,我向周老師匯報的微信:
我:昨天桐桐第一次描橫點很不容易,很想放棄。以前我可能會跟著急,我記著您跟我說要疏導,我也就平和下來,默默整理好文具,沒有說什么,結果桐桐又回過來說媽媽我可以描完嗎。其實,桐桐并不是貪玩,而是面對困難的時候,想逃避。如果我溫暖的陪伴,桐桐也能繼續完成。
周老師:桐桐桐媽媽好!是的,他遇事會有躲避有怕有保護自己的心理,學習中包含生活時遇到問題第一反應一般是采取這樣要不跺腳要不大哭,但是我們用積極面對溫和鼓勵,他很容易平靜不再懼怕事情或是對方的態度,這種情況越來越好,接受別人及不熟悉的學長和老師幫助越來越容易,堅持的果實,孩子的進步最重要在您這里。
我:周老師您好!其實在桐桐跟您學習的這一個多月里,我也在學習,我的變化也很大。我覺得自己明白了很多以前的困惑,很多問題也摸索到了可能解決的方法。帶桐桐,從小到現在,我大概有四個階段的方式,我覺得現在的方式是適合我和桐桐以及我們家庭的,以后情況會有變化,但我心里有數如何來調整。跟您接觸的這些過程,我也慢慢成熟了。
|

以上是我在育兒過程中經歷過的四種方式。把它們寫出來,并沒有比較高下的意思,因為大家也能看到這四種方式都有它們相應的成功案例。對于我們每個家庭來說,究竟選擇哪一種,或者選擇這四種以外的,我的感受是一定要結合我們每個家庭的文化背景和實際情況。
但是我也向大家推薦第四種,親師合力模式,原因是這種模式更為穩健。初為父母的我們,或者對教育沒有投入很多精力的父母,一般對家庭教育很難有明確、正確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往往是在充滿著問題,被時間推動著,目標模糊地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