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睡覺前,她神神密密的對我說:
“媽媽,今天有一個小秘密想跟您說。”
“好的,什么秘密?”
“今天吃飯的時候我偷偷的把一顆毛豆藏在了餐盒里。”
“為什么要拿呢?”
“因為這是我最喜歡的吃的。我想把我喜歡吃的分享給我喜歡的人。本來想留給您吃,以為您會來接我。結果是姥爺來的,我就給姥爺吃了。沒有給您留著,請原諒。”
“沒關系的,謝謝你孩子。”
“睡吧,晚安,寶貝。”
“媽媽晚安。”
這樣的睡前對話持續有一段時間了,想想在一年前是不太可能的。以前的她,用自己的話說,心里像有只小兔子在鬧,干什么都停不下來。每天晚上總是在吵鬧中結束。
- “睡覺。”
“……”
“在跟你說話,聽到了嗎?”
“不,我還沒玩夠。”
“明天繼續,今天太晚了。”
“不,就不!”
“現在、立刻、馬上睡覺!”
“哇(哭鬧)……”

在「楊老師書法教室」學習了幾個月,心慢慢靜下來了。我們的相處很突然容易了很多。這要得益于在書法班學習了《弟子規》。其中「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孩子不光會背誦,而且理解了其中的含義,并且能夠運用在生活當中。現在我們之間喊的幾率減少了很多,更多的時候都是在商量。即使有的時候對我的說法、做法不贊同,但她會說:“誰讓您是我的媽媽呢。”這時候,我也會對自己的說法、做法進行反思。兩個人不斷交流,達成一致。
▲ 指字 大聲 入心的誦讀方式
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我們不斷學習的過程。即使我們成人的三觀已經建立,有時候仍會被孩子的行為所影響,甚至改變。一件小事,令我印象深刻。孩子自四歲開始練習乒乓球,訓練過程艱辛曲折,盡管知道教練嚴厲是應該的,可作為父母,看到孩子受責罰的時候,心里還是心疼、不忍。但她勸慰我說:“媽媽,愛之深,責之切。”我愣了一下,問:“你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知道啊!就是教練對我越嚴厲,就是越喜歡我。”瞬間眼淚在眼眶中打轉,同時心里甚是欣喜、欣慰。每當我想放棄的時候,她會說:“媽媽,堅持就是勝利!就像我練體能,一咬牙就堅持下來了。”孩子從小就能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這會使她受益終身。

還有一次,有一天在過馬路的時候,看到路邊有人在吵架,有很多人圍觀。我停下了腳步,也想看個究竟。她拉著我的手,快速的走開了。嘴里還在說:「斗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當時自己很慚愧,五歲的孩子竟可以如此自律,應該向她學習。

▲ 在定靜中 完善修養
真的覺得孩子身上的好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是在潛移默化中積累來的。主要是有老師正確的引導。孩子吃飯是個難題,挑食嚴重。來到了書法班,午餐有些是她不愛吃或是沒吃過的,例如苦瓜、青椒。剛開始,帶皮的西紅柿不吃,蔥姜不吃。在老師們耐心的勸導下,對于不喜歡或是不愛吃的食物,要慢慢嘗試。兩三個月后的一天晚上回來,非常興奮地說:“媽媽,您看我是不是變漂亮了!”“嗯,為什么?”“因為我今天嘗試了西紅柿、青椒。老師說,吃這些可以讓我變得更美,小臉會像西紅柿一樣紅彤彤的!”說完了還做了一個捧著臉的可愛表情,令人忍俊不止。

▲ 通過角色扮演 活用經典

孩子一天天長大,尤其是女孩子,對外表穿著越來越在意。曾經也穿著我的高跟鞋、披著我的圍巾,照鏡子,在屋里溜來溜去。
- 又到了秋冬換季,該給孩子買衣服的時候。我對她說:
“走,帶你去買幾件衣服吧。”
“不用了,媽媽。”邊說邊打開衣柜,“您看,我還有好多衣服呢。”
“買新衣服可以讓你更美啊!”
“媽媽,美丑自心靈,我要有正氣的美!心里美了,自然就美了。”
▲ 在動漫中 凈化心靈
其實孩子的內心世界是非常豐富的,我們需要慢慢地走到他們的心里。一次,在路上。一輛警車從我們身邊呼嘯而過。“媽媽,警車開的這么快去干什么?”“去抓壞人。”她沉默了一會兒,對我說:“媽媽,您知道嗎?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壞人。壞人他們并不想做壞人,如果把他們抓起來,他們還是壞人。如果用我們的德行感化他們,他們就變成了好人。這樣世界上就又多了一個好人,少了一個壞人。”“是誰告訴你這個道理的?”“我看德育動漫知道的。中午的德育動漫講了一個強盜搶了一個人的錢,還把他媽媽抓走了。這個人沒有去報官,而是耐心地勸導那個強盜,最后強盜不僅把錢還給了他,還把他媽媽也放回來了。再也不做強盜了。”

▲ 寫好字 做好人
中國有句古話:“3歲看大,7歲看老。”從3歲孩子的心理特點、個性傾向,能看到這個孩子青少年時期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而從7歲的孩子身上,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業。在這個階段,孩子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讓他們接觸正面的理論教育,正確的言傳身教,良好的習慣養成,得到性格、智商、情商的全面發展。


乘車路線
站點:重慶圖書館站 203路 、204路 、209路、211路、234路
23路 、429路、456路、472路、807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