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春日的陽光,帶著愉悅的心情我們來到「楊老師書法教室」。慧慧不慌不忙地拉開小椅子,脫下書包輕輕地放進書桌,脫下外套……

這看似平常的一套動作,其實是老師們不厭其煩地“操練”成果。孩子的條理性就這樣在老師們的諄諄教誨下,一天天地“茁壯成長”。


置冠服 有定位
沒來書法教室前的慧慧,雖然愿意自己做事,但條理性很差。比如在家脫衣服,她會自己疊一疊,但很不認真,窩成一個疙瘩是常有的事。襪子總是“分家”,不是找不到玩具就是找不到經書。你一問她,她會很不耐煩地說不知道。到書法教室才幾個月的時間,不僅能整理衣服,還會收拾自己的書包。就連「讀看畢,還原處」也做得很好。現在如果我的衣服沒疊整齊,她會義正言辭地說:“媽媽,明天衣服寶寶不和你做好朋友了。”我欣然接受了。

寬為限 緊用功 功夫到 滯塞通
剛到書法教室,周老師要求每天回家描紅,幫助孩子定心。可到家完成作業時,她總是歪著頭,抓筆的姿勢也不對。我很著急,有時情緒失控,大吼她幾聲,孩子不知所措。請教了周老師才知道,孩子出現的情況是正常的,倒是我的心態出現了問題,急于求成,欲速則不達。因為她沒有練習過寫字,所以會出現種種不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家長應該有足夠的耐心和智慧幫助孩子,逐漸規范坐姿和握筆的姿勢。周老師教給我一個好方法:揚長避短,只表揚對的好的,對于沒做好的方面點到為止。先鼓勵好的方面,稍加一句,比如:“如果背再挺直一點就更好了”,這樣孩子很樂意接受。現在的她不僅糾正了坐姿,而且完成作業時心更定了,手更穩了,描紅的質量更高了。真的是老師說的那樣:只問耕耘,不問收獲。

善于學習 才有進步
“教兒教女,先教自己。”到了書法教室才知道,最該學習的是父母。家長的學習能力直接關系到孩子的優秀程度。
有了描紅的基礎,慧慧在家時,我會認真細化每件事的動作,耐心地教她。比如刷牙時,先用右手拿牙缸接水,把水放下后,左手拿牙刷右手擠牙膏,擠好后把牙刷搭在牙缸上,左手拿牙膏右手拿牙膏蓋,把牙膏蓋好,然后開始刷牙。諸如此類的動作會重復地在家演練。希望標準化的動作,規范的程序能給她養成有條理的好習慣。當然在實施的過程中,也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重復練習,我既不干涉,也不主動參與。告訴孩子方法,不斷做示范,但并不代替她完成,不能讓她有依賴的心理。做不好就重復做,不能獨立完成時,我也盡力克制不能帶情緒,只鼓勵不抱怨。
當然慧慧也很愛學習。一天,我把家里抽屜里的襪子都疊成了方豆腐的形狀,她很好奇,媽媽你是怎么疊成小方塊的呢?我才教她幾遍,她很快就學會了。所以千萬不能小看孩子的學習能力。現在回家進門時,如果發現拖鞋沒有擺放整齊,她會提醒我:“媽媽,你的拖鞋沒擺好”,我熱情地回復:謝謝你的提醒,你看我擺的怎么樣?她滿意的點點頭,一副小老師的模樣。

意外收獲
條理性增強不僅是在做事的程序上,還體現在時間的利用上。每天放學的路上,她會和我細數到家后的工作步驟。到家先洗手,然后吃水果。接著趕快描紅,今天我要第一個交作業。作業完成后,休息一會我就讀經。然后我就可以看《德育故事》了,她歡呼起來。每天回家后的時間安排大概就是這樣。
一個休息日的早上,她一口氣描了兩張描紅作業,并告訴我下午不用描紅了,有時間可以看“孟宗哭竹” 的動漫書了。“媽媽,您知道嗎?孟宗找不到竹子就大聲哭,結果大地裂開了,長出許多竹子,好神奇呀!”說著,她露出神秘的笑容。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許多不可逆的階段,在每一個特定的階段,教會孩子應掌握的技能,盡早學會照顧自己,獨立生活。我想這是父母留給孩子一生最珍貴的財富。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管將來慧慧的前途如何,我希望現在她腳下的每一步都是踏實的。

感恩慧慧媽媽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