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熱烈的夏風迎面吹來,綠樹成蔭,果實隱藏在樹葉里悄悄蘊蓄能量的時候,「楊老師書法教室」亞運村校區德藝素質班的小朋友們,又有一批同學迎來了畢業季。
在這總結過往,步向未來的時刻,他們將在此堅持習書三年的成果作為對父母、老師和自己的獻禮。


01 // 寶云 習書2年8個月

02 // 城城 習書3年

03 // 安安 習書1年5個月




04 // 晴晴 習書2年9個月




如果不提前告知,恐怕很多人難以相信這些端楷、大氣、充滿哲思、透露著“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書法作品,出自于年僅六歲的小朋友之手。


· 六歲少兒作品 ·
這些作品,于2021年5月1日,在北京誠敬仁多元德藝教學實踐回顧暨第二屆新六藝畢業作品展上隆重展出。令前來觀展的人們嘖嘖稱奇,贊嘆不已。大家都想知道:六歲的孩子,怎能寫出如此“有功力”的大字?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任何成功都不是輕輕松松一蹴而就的,必定有其因由。今天就讓我們循著孩子們學習的腳步,一探究竟 ——

· 描 紅 ·
描紅對于習練書法的小朋友,可謂入門的法寶。描紅先畫外框,要求里面的線條不能出框,這給了同學們“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的概念。從小就懂得書法藝術不可以隨隨便便、隨心所欲。

在框里面描線條必須從頭到尾,方向一致,有順序。這個過程能很好地鍛煉同學們的行筆能力、有耐心要細致,否則容易出框必須倒帶重來。一點一點磨去急躁。從信筆涂抹漸至線條清晰有力,完成一個筆畫或字,成就感帶來無比的喜悅和繼續向學的動力。

· 調 心 ·

習書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如果心不在焉,則練字必無所成。故「楊老師書法教室」倡導“七分德,三分藝”的教育理念。德行為首,有德此有人。同學們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譬如有位同學剛入學時表現出對奶奶態度不耐煩,不尊重,有時會拋下奶奶自行往前跑,甚至會推奶奶的情形。
針對該同學的問題,老師們除了嚴肅認真地教育其要感恩、尊敬長輩,還會和家長配合,令孩子無論在書法教室還是在家中都要心行一致。當其對奶奶的態度有好的表現則及時表揚增強其信心。當他有所反復,老師仍然不厭其煩地教育引導。如此孩子對奶奶慢慢變得體貼、關懷、孝順。而這份心境的改變又帶動他在書法習練上狀態越來越好。

· 練 定 ·
《大學》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定功是決定人生成就的基礎。對于幼兒,定力的培養尤其重要。在習書過程中,鋪毛氈、放鎮尺、擺硯臺、架筆、倒墨……等等,這些動作都需要平心靜氣、從容不迫地完成。否則一不小心便會有“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的情形發生。


同學們都經歷過一個筆畫練習成百上千遍的磨練,從水寫帛升級到寫墨。寫墨不合格再重新寫水寫帛,再升級寫墨……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將每一個筆畫練到出手就有感覺,心定了,結果自然良好。

· 堅 持 ·
「楊老師書法教室」德藝素質班的孩子們,每日接受著豐富的課程洗禮,軟筆書法與硬筆字更是班里的主導課程,在不間斷的學習中,孩子們也有氣餒的時候。

尤其要完成一幅作品時,站得太久,感覺好累呀!寫得不好看,自己也會沒有信心。平時在報紙上寫得好好的,到寫在宣紙上也會有些小緊張,生怕自己寫不好——于是,真的就一筆失誤了!只好再來!不過,有老師的鼓勵與同學之間的相互促進,還有自己上進的心,最終,都會獲得滿意的成績。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天堂。”在同齡的孩子們奔波于各種課外班的路上時,這些孩子在「楊老師書法教室」沉淀學習,度過了充實而有意義的童年。

他們將帶著自信與快樂步入小學,
同時也帶給我們深深的思考:我們每天都在被這個時代便捷的信息大量充斥著,根據我們的自身需要做著篩選、判斷、抉擇……
作為父母,面對子女的教育問題,更是無所適從,當我們帶著孩子奔波于各種課外班的學習時,是否考慮到學前的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這需要我們靜下心來,翻看經典,看看先祖留給我們的經驗之談。

“童蒙養正,圣功也。” “教之道,貴以專。” 時光不語,靜待花開。教育孩子同樣需要靜下來,放慢腳步,選擇真正適合他成長的教育內容,才是我們給孩子最好的人生禮物。

北京誠敬仁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 楊老師書法教室 -
www.sdwf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