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值盛夏,剛送走小滿,又迎來芒種。
《禮記·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提到:“五月節,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
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最忙的季節。
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的收種農忙。
人們常說“三夏”大忙季節,即指忙于夏收、夏種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所以,“芒種”也稱為“忙種”“忙著種”,是農民朋友的播種、下地最為繁忙的時機。

「楊老師書法教室」的同學們,也進入了暑期之前學習功課和習練書法的“雙忙”季。果實在生長,同學們的書法也在日日成長。


彭同學自從2017年開始在「楊老師書法教室」系統學習書法,不僅書法大有長進,且性格也變得沉靜平和,學習成績和才藝發展全面開花,捷報頻傳。
彭同學 13歲 (亞運村校區)
“龍杯”獲獎證書及作品
榮獲第二十五屆
全國中小學生繪畫書法作品比賽
二等獎

參賽作品《禮運大同篇》章句

“蘭亭杯”獲獎證書及作品
榮獲第十屆“蘭亭杯
北京中小學生書法大賽校級評選
特等獎

參賽作品《誡子書》

龍同學 8歲 (亞運村校區)
大家還記得兩年前升入小學的“小石頭”嗎?雖然上學后學書法的時間少了,但一直在堅持。
前幾天又傳來喜訊:小石頭在學校舉行的2020—2021學年度“童心向黨·陽光成長”校園藝術節比賽中,榮獲書法項目一等獎 。

這對他無意是個巨大的鼓舞,他還特意叫媽媽拍了照片發給老師們一同分享這份喜悅。

同學們因不同的因緣來到「楊老師書法教室」學習,進度不同,但老師們因材施教,在一筆一畫的練習中引導同學們定靜功夫的提升。
兩位7歲同學的“中正”
(亞運村校區)

左圖的“中正”風格大氣,右圖的“中正”結構緊湊,顯得穩重。字如其人,練字也在練心,樂在其中啊。

迪迪 6歲 (亞運村校區)
看到迪迪寫的隸書《曹全碑》節選,大家可能想象不到他還只是一個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吧?迪迪同學寫字很認真,愛琢磨。但凡有一點感覺寫得不順手都會請教老師,老師也不厭其煩地指導他。師生配合良好,所以會有這么令人贊嘆的成績喲。
蒼同學 8歲 (亞運村校區)


一般我們看到的作品都是最后的成品。對于蒼同學來說,這兩幅作品的寫成是非常不易的,所以成就感非同一般,笑容也格外燦爛。為此,小編專門從張老師那里“挖”來蒼同學練習過程中的情景照片,大家可以直觀地感受一下,任何成功都是需要勤學苦練才能得來的。給勤奮好學的蒼同學點個大大的贊!

以下還有更多的同學和作品陸續登場啦,請大家來看看哪些是在我們以前的文章或視頻里曾經“露過面”的,哪些是“初次登臺”的小伙伴呢?
常同學 9歲 (亞運村校區)

范同學 8歲 (亞運村校區)

劉同學 8歲 (亞運村校區)

王同學 8歲 (亞運村校區)

潘同學 12歲 (亞運村校區)

蘭心蕙質的五位女同學,寫的作品也是如此充滿書香氣息,向往至善至美的境界,熱愛和平安寧的內心,在皎皎白宣,筆墨點染中展露無疑。
于同學 9歲 (亞運村校區)

廉同學 12歲 (亞運村校區)

楊同學 13歲 (遠大金源校區)

王同學 10歲 (遠大金源校區)

彭同學 10歲 (遠大金源校區)

趙同學 11歲 (遠大金源校區)

孫同學 10歲 (重慶校區)

男同學的作品無論在內容的選取上,還是行筆氣勢上,頗有一種老成持重,正氣凜然的感覺。古代英雄豪杰聞雞起舞,是為報效國家。今我少年亦應不忘初心,承擔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藝術瑰寶,只有在中國文化中,書法才成為一門舉足輕重的藝術。書法藝術代代傳承,在復興中華傳統文化的當今時代,需要后繼者挺身而出,勇于承擔。可喜的是,在「楊老師書法教室」我們看到這種傳承已落地生根,令人倍感欣慰與鼓舞。
少年強則國強,加油同學們!
北京誠敬仁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 楊老師書法教室 -
www.sdwf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