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豬搖尾辭舊歲
玉鼠探頭迎新年

無論是漫天的白雪,還是怒放的紅梅,以及那枝頭喳喳叫的喜鵲,還有那即將登臺表演的靈鼠,無一不在歡欣鼓舞地告訴人們:
中國人最盼望的新春佳節,就要來啦!
一年又一年,翰墨書香陪您過大年。「楊老師書法教室」在時光荏苒中,迎來了第七次“喜”氣洋洋 “ 福”氣騰騰 “瑞”氣臨門 “吉”祥如意節前翰墨大書寫活動。

大紅的斗方,大紅的春聯,襯著金線描畫的龍鳳魚團花圖案,只為那款款而書的吉祥福語,落墨成字。



此次活動,「楊老師書法教室」五個分校區全員積極參與,同學們以飽滿的熱情,在老師指導下認真書寫,一個個飽含新春祝福的“吉”“福”等字和充滿文化內涵的春聯,就在筆下源源不斷地誕生了。
北京亞運村校區























北京彰化路校區































重慶校區



















沈陽校區








“子時春意鬧,鼠歲笑聲甜。”「楊老師書法教室」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及書法藝術傳播的使者,以堅持、堅守、堅韌、堅毅之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辛勤耕耘,給學員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享受歡欣、歡喜、歡顏、歡心的精神盛宴。
“豕去春無限,鼠來歲有余。”
新的一年,將迎來
新的挑戰、新的機遇、新的收獲!
值此辭舊迎新之際,
謹以至誠感恩之心恭祝大家:
福日九州共樂,新年四海同春!
一
起寫
福
嘍

行書 福

康熙 福

小鼠 福
文化小常識
「福」本義作「佑」解,為上天垂相顯示吉祥助人之意。

春節貼福字貼春聯是為了表達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希望新的一年順順利利,福壽安康,吉祥如意。
把福字貼在門前,文字記載有宋代吳自牧的《夢梁錄》:“士庶家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貼春牌”,就是把福字寫在紅紙上,貼在大門前。由此可知,貼福字的風俗,至少從南宋已經開始,歷史可謂悠久。
春聯,起源于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后漢書·禮儀志》所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降鬼大神“神荼”、“郁壘”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記載:“春聯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國時,宮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題寫聯語。《宋史·蜀世家》說:后蜀主孟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云:‘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和“春聯”。